一日常規:
1、路上不嚼食物,不歌唱。
行路的時候不要飲食,不要唱歌,因為路上有灰塵,容易吸進身體,這是為衛生健康著想,而且邊走邊食,也容易噎到、嗆到,容易導致意外。還有,行路時飲食,會分散注意力,而疏忽路況,容易出現意外。
2、兩人對談,不向中間穿走。
人家在談話時,無論他們是站著還是坐著,都不從他們中間穿過,不去打擾他們,而是從旁邊繞過,這是對人的尊重。假若確實被他們擋住無法通行,也應當先請他們適當移位,讓自己能夠通過,而不是強行穿過。這也是提醒我們,在路上與人交談,要站到路邊安全位置,不要妨礙他人的通行。
經句力行:
1、父母呼,應勿緩
2、父母命,行勿懶
3、父母教,須敬聽
4、父母責,須順承
(以上四句簡注見前)
5、事雖小,勿擅為,茍擅為,子道虧
事情縱然是小,也不要擅自去做,假若擅自去做,為人子女之道就有所欠缺。作為成年人,已經具有獨立的思考能力,但是在日常生活之中,還是應當注意尊重父母的意見,《弟子規》教要與父母保持溝通,包含“事雖小,勿擅為,茍擅為,子道虧”,多些與父母交流,既是尊重,也能得到父母的意見。在生活情境中,這一句的應用也非常廣,如看到公園漂亮的花朵不私摘,乘坐高鐵、飛機時,未得到對方的同意,不強行占座他人的位置等等。
擴展力行:
念雖小,勿擅起(慎獨,再小的念頭也要謹慎)
不止是言行要慎重,再小的念頭也需謹慎,要與倫理道德相符。提醒我們要讀圣賢經典,承接圣賢的智慧,用來指導我們的生活,自己的念頭也會趨于向善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