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育故事 言傳身教 潛移默化 久習生效
最真實的人物
最中國的故事
最該學的榜樣
影響您和孩子一生的聲音
“人有祖宗,猶水木之有本源,不可忘也。父母罔極之恩,同于天地。凡我子姓親存者,務宜隨分敬養!币馑际钦f:人都有祖宗,就像流水有源、樹木有根一樣,不能忘記。父母的養育之恩,與天地一樣沒有邊際。凡是我們宗族成員中父母健在的,一定要按照本分孝敬贍養。
這句話出自宋代《黃氏家規》。黃氏家族以孝為先,家庭和睦,人才輩出。據史料記載,僅宋代的黃氏家族,就出了四十八位進士,其中四人官至尚書。北宋著名詩人、書法家黃庭堅,就是這個家族的一員。我們知道他是“詩書雙絕”的文壇宗師,可曾知道他的孝行也感人至深,被載入中國古代“二十四孝”,世代傳頌。今天,就讓我們一起走近他,聽聽他的故事。
庭堅奉母 滌親溺器 孝廉楷模 潤澤后世
黃庭堅,字魯直,號山谷,洪州分寧縣人,是宋代四大書法家之一。
黃庭堅自幼孝順父母。對于奉侍父母之事,無論大小,他都會認真努力做好,從來沒有推辭拒絕過。
黃庭堅的父親黃庶為人剛正,飽讀詩書,曾在康州任過官職?抵莸仄窭,暴亂不斷。黃庶不畏艱難,鞠躬盡瘁,最后積勞成疾,中年卒于任所。
父親在臨終前把年僅十三歲的黃庭堅叫到床前,對他說:“為父命不久矣,我兒長大了,不要只顧著讀書,要好好照顧母親,好好跟隨舅舅!秉S庭堅含淚答應了。父親不久便去世了,這讓平素活潑好動的黃庭堅一下子陷入了沉默,常常一個人躲在藏書室里翻書度日。舅舅李常把他當親兒子一樣對待,耳提面命,盡心栽培。他看出了端倪,便悄悄走進藏書室安慰他。黃庭堅哀傷的說:“以前我只顧戲耍和讀書,從來沒有想過人會死去,父親待我恩重如山,我卻再也見不到他,再也沒有機會幫他做事,為他盡孝了!崩畛0参空f:“盡孝不是感恩戴德忘乎所以,也不是做什么了不起的大事,而是在平素點滴中學會關照至親,在務正業的同時見縫插針,利用閑暇滿足家人所需,這兩件事并不矛盾!甭犃司司说囊环虒,黃庭堅又想起了父親的遺言,忽然意識到自己只顧著哀傷,忽略了此刻比他更哀傷百倍的母親,便直奔母親的房間。
此時的黃母,因丈夫去世,思念成疾,臥病在床。當他走進母親的臥房,發現母親正在吃藥。藥湯極苦,母親直皺眉頭,吃完藥端起茶杯想抿一口水,杯里卻是空的,杯沿上還有茶垢,她看了一眼就放下了。父親生前在任時為官清廉,生活節儉,家中并不曾雇用過多的仆役婢女。黃庭堅看在眼里,立即跑過去為母親清洗茶杯并沏好茶。母親看著干凈的茶杯,喝著孩子泡的茶,欣慰的笑了。
黃庭堅二十三歲時,就考中了進士,很快又做了太史。他做太史時,公務十分繁忙。雖然如此,但是他對母親的生活仍照顧得體貼入微,從不懈怠。每天忙完公事回來,他一定會親自陪在母親的身邊,以便時時感受母親的需要,親力親為的精心侍奉著母親,事事力爭達到母親的歡喜滿意。
母親特別愛干凈。因為那時候的房子里沒有衛生間,所以人們為了夜里方便如廁,通常都準備一個應急的便桶。黃庭堅為了保證讓年邁的母親身心安穩,避免因為仆人的衛生清潔達不到母親的滿意,而讓母親心生煩惱,他就堅持每天親自為母親刷洗便桶,數十年如一日,從不間斷。
黃庭堅的做法引起了一些人的好奇和不理解。有一次,有人問黃庭堅:“您身為高貴的朝廷命官,又有仆人,為什么要親自來做這些雜細的事務,甚至還親手做刷洗母親便桶這樣卑賤的事情呢?”黃庭堅坦然的回答說:“孝順父母是我的本分事,同自己的身分地位沒有任何關系,怎能讓仆人去代勞呢?再說孝敬父母的事情,是出自一個人對父母至誠感恩的天性,又怎么會有高貴與卑賤的分別呢?”這一席話,說得對方連連點頭,贊嘆道:“山谷先生真不愧為孝子!一個人有才且又孝順,這是天下少有的!”
黃庭堅侍奉母親盡心竭力,為官也是清正廉明,剛正不阿。
元豐四年(公元一O八一年),朝廷推行食鹽統一派銷。當他得知官差倚仗權勢,不僅強行派鹽,而且敲詐勒索、欺壓百姓時,他當即下令三天之內把勒索山民的錢糧和牛豬如數歸還百姓。
他在太和縣上任不久,曾親筆書寫了孟昶《戒石銘》中“爾俸爾祿,民膏民脂。下民易虐,上天難欺”的十六字箴言,并刻成石碑,立在官署衙前,表達和傳揚匡扶社稷、廉潔從政和敬民愛民的心志。
宋紹興二年六月,宋高宗皇帝將黃庭堅手書的《戒石銘》派發到全國各個地區,刻成石碑,警誡各地官吏心懷百姓,為民分憂。
晚年的黃庭堅,以他幾十年的所見所聞,寫了一篇《家戒》給兒子黃相。告誡子孫“無以小財為爭,無以小事為仇,無以猜忌為心,無以有無為懷”,要互相謙讓、互相照顧、和睦相處,齊心協力維護好家族的傳承發展。
好友蘇東坡這樣贊嘆黃庭堅:“瑰偉之文,妙絕當世;孝友之行,追配古人!
聽故事 長善根 立大志 做好人
親愛的聽眾朋友,今天的故事就講到這里,感謝您的聆聽,我們下次再會!
本文來源弟子規公益網http://www.www.dutalagu.com/v180921.asp,歡迎轉載,感恩!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