弟子規的一天(4)
起居:洗漱
晨必盥,兼漱口
《弟子規》講起床要“朝起早”,穿衣要“冠必正,紐必結,襪與履,俱緊切”,然后是整理床鋪“置冠服,有定位”。接著要洗漱“晨必盥,兼漱口”,大家不要再誤會古人了,以為那個時代不注重衛生,恰恰相反,非常注重個人的衛生。刷牙既能清潔牙齒、讓口腔清新,洗臉能保持皮膚清潔、防止滋生病菌,還有能提神,洗好臉是不是感覺到神清氣爽呢?這是從自身角度看“晨必盥,兼漱口”,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有助于身體的健康,擁有健康的身體也是孝道,因為不用讓父母擔憂自己的健康,《孝經·開宗明義》“身體發膚,受之父母,不敢毀傷,孝之始也。所以孝道,不是長大了才能做,小朋友從小都可以行孝,從小養成洗臉刷牙的好習慣便是落實孝道。
再來,“晨必盥,兼漱口”還有另一層意義,自己的容貌端正,沒有異味,這也是對人的基本禮貌,什么是禮?禮者,敬而已矣。禮表示的是對人的尊重,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,既是尊重自己,也是對別人的禮貌,可以說是利人利己的。還有學習要“舉一反三”,“晨必盥,兼漱口”還能擴展嗎?當然可以,除了洗臉刷牙,還要注意頭發的衛生,試問誰喜歡跟蓬頭散發、滿頭皮屑的人相處呢?所以除了洗頭之外,起床之后還要梳梳頭發,保持整齊。男士還要剃胡須,整個人會更加清爽、干凈!俺勘仡,兼漱口”還可以再擴充,那就是指甲的長度,我們在與人交往過程中,雙手也是容易出現在人家眼前的,比如雙手遞送文件的時候,還要更重要的是握手,不要因為指甲的長度而讓人家不敢跟自己握手,應當保持合適的長度,以免給人家留下不好的印象,要知道自己也是代表著團體的形象。
由此可見,300多年前成書的《弟子規》非常注重個人衛生,“晨必盥,兼漱口”不止是讓自己的身體健康,也是對他人尊敬的表現,父母也好,老師也好,一定是從自己注重個人衛生開始,為孩子做出好榜樣,教不止是言教,更重要的是身教,言行一致更能讓孩子受教,良好的生活習慣能利益一生。
感謝諸位的護持!
本文出處https://www.www.dutalagu.com/dzgyt04.asp
贊賞護持
長按識別二維碼或掃一掃
贊賞護持
長按識別二維碼或掃一掃
我們的聯系方式:
弟子規公益網網站:www.www.dutalagu.com
Email:yss@www.dutalagu.com
微信號:yssyxy 或 dzggyw (微信掃一掃加入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