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接著看,“自私”怎么形成的?諸位朋友,從今天開始,你常常遇到事情的時候,你就想,今天這個同事罵我是結果,原因在哪里?今天別人的孩子教得好是結果,原因在哪里?今天人家夫妻相處和樂是結果,原因在哪里?你時時處處懂得去找出原因,那你每天都在增長智慧。當你找到原因,就能夠對癥下藥,就很快的能把很多情況轉成好的良性的發展。我們回想一下,今天你們夫妻跟孩子一起吃飯,爺爺奶奶也在,媽媽夾起第一口菜,諸位朋友,給誰吃?小孩吃。好,標準答案!來,掌聲鼓勵。這個標準是普遍現象,但是這一口菜夾下去會產生什么效果?“小明,這是媽媽特別煮給你吃的,多吃一點”。爺爺奶奶看了也不甘示弱,“孫子,這幾盤菜也很好吃”,爺爺奶奶也幫誰夾菜?孫子夾菜。誰的菜滿滿的?孫子。所以一個家庭里面誰最大?孫子最大。這樣有沒有顛倒?顛倒了,所以小孩也就顛倒了!這樣合不合理?你看所有的人都必需服務他,小皇帝產生了。
小皇帝、小公主產生了,請問小皇帝跟小公主的特色是什么?自私,因為所有的人都要服務他,所以他只會想到自己。俗話又說,“伴君如伴虎”,所以現在的小孩脾氣都很大。當你對他百依百順,十件事順了他九件,第十件不順他,他會怎么樣?會大哭大鬧。你又沒有原則,他一發脾氣你又說什么?好了好了,給你買!那他就攻城略地,你是會節節敗退。所以諸位朋友,教孩子從哪里開始?從夾菜開始。小地方大學問,每個動作做出來都是給孩子學習的榜樣。當今天你一夾起來,馬上夾給你父親:爸爸,多吃一點。你的孩子看了,會不會說:爸,你怎么都沒想到我!不會,他看到自己的父親在行孝道,他內心會很感動,因為每個人都有本善的心!洞髮W》里面說,“知所先后,則近道矣”,做任何事,先后順序對了,你這個道才建立起來。所以,你菜夾對了,你就教給孩子正確的為人子之道。
我們打開冰箱,水果拿出來,先給誰吃?我的父親水果拿對了,假如我父親在我小時候水果拿錯了,那現在我就不能站在這里跟諸位朋友講課了,差之毫厘,失之千里。你說:蔡老師,有這么嚴重嗎?拿個水果就能影響這么大?有沒有影響?真有。小時候我們看父母從冰箱里面拿出來的東西都先給爺爺奶奶吃,我們很自然就效法、就學習。其實我是很有可能變成敗家子的,你們有沒有看出來?因為我是獨子,又是長孫,又是長曾孫,因為我爺爺也是長子。我記得我小時候去給我曾祖母掃墓,那時候三、四歲,跪下去頭抬起來,突然看到兩個字,眼睛一亮,看到了自己的名字刻在墓碑的第一位,突然抬頭挺胸,有使命感,以后這個家族的興衰,我們要盡心盡力。所以中國人重視長子,重視長孫,這不是沒有道理!因為每一個他這一個時代的子孫,就要有人當榜樣把他帶好,這樣家族才能興旺。假如我的父母寵愛我,爺爺奶奶又寵愛我,那我今天就不可能學習圣賢之學,可能就開始早就不知道揮霍到哪里去了。所以教育孩子很重要。
現在的家長拿水果出來,不知道有沒有給爺爺奶奶先吃?我還聽說有些媽媽都會買些特別貴的水果,然后先把它藏起來。怎么有些朋友在笑?你是不是心有戚戚焉?藏起來,結果爺爺奶奶去睡覺了,趕快拿出來,“兒子趕快過來,這是媽媽特別買給你吃的”。兒子吃得很高興,他也學得很徹底,人算不如天算,他以后一有錢,買水果給誰吃?給他兒子吃。有些朋友馬上回答,給他老婆吃。你是用好惡你的孩子就學到好惡,而不是學到情義、恩義。所以,我們還是要循天道而行,要演出孝道,啟發孩子本善之心。這個“自私”,現在找到問題根源,還是從孝道,還是從處處替人著想,我們父母當榜樣。
諸位朋友,假如孩子已經十多歲了,還來不來得及?你要相信《三字經》第一句話,“人之初,性本善”。其實都不是別人不能改變,都是自己先被自己擊敗,自己都不相信,當你沒有信心的時候,很多事你一定做不起來。
本文來源弟子規公益網http://www.www.dutalagu.com/clsfx_2011031.asp,歡迎轉載,感恩!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