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陽明先生的“訓蒙大意”!坝柮伞,“蒙”就是植物剛發芽,漸漸要茁壯,比較脆弱。怎么樣呵護它,怎么樣養育它。
講到,“古之教者,教以人倫”,這點出來教育的重要內容,五倫大道!昂笫烙浾b詞章之習起”。這是明朝的文章。所以只要功利了,就會把本忘了,本是做人。結果功利色彩起來了,虛榮心起來了,就只是覺得記誦,很會寫文章,就是很厲害,就是成才,不是這樣的!岸韧踔掏觥,真正教人成圣成賢的這些方法、教導,反而忽略掉了。
“今教童子”,現在教小孩!拔┊斠孕⒌苤倚哦Y義廉恥為專務”,“專務”就是核心、重點。我們多次提到,所有社會的問題,其實都是缺德的問題,這八個字可以解決所有家庭、社會以及世界的問題。從德行上解決問題并不難。
“其栽培涵養之方,則宜誘之歌詩”,以詩歌來引發他的這些興趣、情感、志向!耙园l其志意”,志氣、意趣,他學得很有方向,很有樂趣!皩е暥Y”,又用禮教來教他規矩!耙悦C其威儀”,這個人中規中矩,不會輕浮,不會隨便。
大家現在注意,假如到初中、到高中校門口前,你去站十分鐘,看現在這十幾歲的孩子穩不穩重?光是穿衣服,就琳瑯滿目了,看他們的頭發,更是鶴立雞群。什么情況都有,打來打去的,很浮動、輕慢。閩南話,“無仔”,就是沒有個人樣子了。這就是沒有教他禮儀,沒有教他威儀。尤其女子,這個女教,女子要端莊。假如女子沒有教她端莊,她很輕浮、隨便,這個世界就亂了。
不是說對女子要求多,大家要冷靜想一想,男子比較容易沖動,大家同意吧?沒有反應。所以女子莊重的時候,男子他不敢造次?墒桥右浑S便,男子本身就容易沖動,那就兵敗如山倒,F在男女問題,很多人真是已經,很多家庭都受到很大的困擾,所以女子的教育不可忽略。所以習禮的時候,人就懂得自重,又懂得尊重他人。
“諷之讀書,以開其知覺”,這個“書”是指經典,常常讀誦這些經典,不斷的熏習,他就知道是非善惡。而且讀書,讀書百遍,其義自現,慢慢的那個經義就自己浮現出來了,因為人本來就有智慧,他靜了以后、定了以后就開智慧。心浮氣躁,什么智慧都起不來。
“今人往往以歌詩習禮為不切時務”,他那時候的人覺得學《詩經》,學禮教這是不切實際,學一些技能最好,看得太淺!盀踔湃肆⒔讨庠?”他不明白古人為什么教這些經典的深意在哪里。
“大抵童子之情”,大家現在看古文,有沒有覺得容易多了,有沒有?還是一片茫然?那我要回去面壁思過三天。大抵上,童子、小孩,他的一個狀態,還是比較容易想玩!皹锋矣味鴳劸袡z”,“憚”就是害怕,小朋友就很害怕你給他管得死死的,拘束,然后很嚴格,那小朋友都憋不過氣來了,所以要順著孩子他的一個性情。
所以這里講,“草木之始萌芽”,比喻草木剛開始發芽的時候。你要“舒暢之”,順勢而為,你不要壓他!笆鏁持,則條達”,這個枝條慢慢慢慢長得很好!按蓦y之,則衰萎”。不要壓制他。
所以“今教童子”,教這些孩子們學習!氨厥蛊溱呄蚬奈琛,他是愈學愈歡喜,愈鼓舞,想學!爸行南矏偂,學得很高興!皠t其進自不能已矣”,他自己不斷的前進,誰都不能讓他停下來。他是“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”,這樣才是對的。諸位學長,你們現在學古文有沒有覺得“進自不能已矣”,欲罷不能,有沒有?又沒反應了,那我要面壁一個禮拜。真的他有所收獲、歡喜的時候,就很主動學習了。
“故凡誘之歌詩者”,用詩歌,《詩經》來引導孩子!胺堑l其志意而已”,因為《詩經》里面很多文章,都可以唱,然后都可以把一個人的志向、他的情感,把他抒發出來。不只達到這個效果,“亦所以泄其跳號呼嘯于詠歌”。因為小朋友他唱個歌,他唱啊唱啊,好動就宣泄掉了。他本來就好動,然后你把他每天都管得像牢犯一樣,最后他就是什么?媽媽在的時候就好乖,媽媽不在的時候,哇,今天是happy
day,快樂的日子。那就會教成陽奉陰違了。所以,“宣其幽抑結滯于音節也”,不要讓他一直憋一直憋,氣血都不通,他有抒發情感,然后把他的好動都宣泄掉。
所以老祖宗是很懂人性的,絕對不是我們看電影里面,那個帶著一個眼鏡,拿著一支棍子,就是很古板的,不是這樣的,這個都是誤解了。
“導之習禮者”,這個“習禮”包含得很廣,包含整個習勞,“黎明即起,灑掃庭除”,這都是他為人子的本分!胺堑C其威儀而已”,不只是讓他行住坐臥有威儀!耙嗨灾苄咀尪鴦邮幤溲},拜起屈伸而固束其筋骸也”,習禮還可以讓他經脈通暢,然后身體強壯。
大家注意,古代的人,男子都很強壯,是吧。你看,夫子是很有氣質,可是他拉起弓箭來,可以射穿七重鐵甲,那是文武雙全,在習禮當中練身體。像我們這個時代的,像我這樣的都是弱書生,這個都從小沒有習禮,缺乏這些鍛煉。你看每天給父母禮拜,給老師禮拜,很多看到父母長輩有什么需要,趕緊去服務,這都是鍛煉他的身體,應對進退很敏銳,手腳很敏捷。
“諷之讀書者”,他讀誦這些經典!胺堑_其知覺而已”,知覺他可以分辨邪正善惡了。不只是這樣而已,“亦所以沈潛反復而存其心”,他讀的這些經句,慢慢慢慢沉淀,突然有一天就悟到了!耙謸P諷誦”,讀誦的誦,諷誦!耙孕渲疽病,透過這些經典的教誨,慢慢的他的志向愈來愈明確,愈來愈遠大。
“凡此皆所以順導其志意,調理其性情”,這一段就告訴我們,都是順著人性,循序漸進的來教導他,不是壓抑的,也不是很死板的!皾撓浔闪,默化其粗頑”,都是在無形當中,潛移默化當中,把他一些壞的習性,把他給化掉,教化了。所以“日使之漸于禮義而不苦其難”,他懂得知禮知義了,他學得很歡喜很融入,不覺得很困難!叭胗谥泻投恢涔室病,他的性情很適中,很和氣,但他也不知道他什么時候變成這樣的一個處世態度,潛移默化。
“若近世之訓蒙稚者”,近代這些教小孩的老師們,父母。變成什么樣?“日惟督以句讀課仿”。這一段就可以跟我們《禮記.學記》上次講的這一段相呼應一下了!敖裰陶,呻其占畢,多其訊言,及于”,你們沒有反應?你們的意思是第一節下課之后再臨時抱佛腳嗎?“及于數進,而不顧其安。使人不由其誠,教人不盡其材”。我們來看一下這一段差不多也是這個意思。都只是督促他記這一些句子,“仿”,寫書法,就逼他這一些作業。
“責其檢束”,拿一些規矩,每天就盯著他,像警察一樣要求他!岸恢獙е远Y”,把這些禮教融合在每天生活的細節里面,讓他自自然然的學會!扒笃渎斆鳌,都希望把他教得很聰明!岸恢B之以善”,現在孩子頭腦反應很快,但是他不知道什么是善惡。
而且,他假如做得不好了,或者提升得太慢,他就“鞭撻繩縛”,打他、綁他、然后推他!叭舸星簟,就好像對待一個犯人一樣。然后這些孩子,“彼視學舍若牢獄而不肯入”,你這么逼逼到最后,他覺得教室就像監牢一樣,不敢進去了。
“視師長如寇讎而不欲見”,老師變仇人,見都不想見!案Q避”,這是個“窺”,上面一個“穴”,下面一個規矩的“規”,就偷偷的逃避掩飾,找機會可以玩,“窺避掩覆以遂其嬉游”!霸O詐飾詭以肆其頑鄙”,就變成,找很多借口,很多謊言,就為了能夠讓自己不要讀書了,可以出去玩,可以出去放縱。
“偷薄庸劣”,這個“偷”是偷偷的,“薄”是漸漸,變成“庸劣”。這個“薄”為什么叫漸漸的呢?我們有一個成語叫“日薄西山”,太陽接近西邊了,這個“薄”有漸漸的意思,靠近!叭遮呄铝,是蓋驅之于惡而求其為善也。何可得乎?”這樣的逼迫的方式,是慢慢的讓他趨向于邪惡了,而還想讓他愈學愈善良,怎么可能做得到?
所以“凡歌詩”,就是教以詩歌的,“須要整容定氣,清明其聲音”,在教他詩歌的時候,很講究,這些聲音也要適中,跟人家配合要得當!熬鶎徠涔澱{”,跟人配合,唱的時候要不疾不徐,音要抓得準!拔阍甓,毋蕩而囂,毋餒而懾,久則精神宣暢,心氣和平矣”。每天都唱著這些善歌,陶冶性情,精神也會非常好。這一段里面,勿躁、勿急,唱歌的時候也是在調伏他的急躁,然后那種放肆、放蕩的性情,慢慢把它化掉。這詩歌很能鼓舞人,他就不會那種很萎靡,沒有什么精神,沒有什么人生方向的感覺。
“凡習禮”,習禮還有什么好處?“須要澄心肅慮,審其儀節”。他在習禮的時候心要很定。你比方他在鞠躬、在祭祀,他心都是非常專注的。然后常常關照自己的一舉一動,“審其儀節,度其容止”,很知道分寸!拔愫龆,毋沮而怍,毋徑而野。從容而不失之迂緩,修謹而不失之拘局。久則體貌習熟,德性堅定矣”。有了禮教,他的德行就有根基了。
大家可以去感受一下,習禮之人,他精神面貌很好。他不會很隨便,很懶惰,“毋忽而惰”,不會看起來很沮喪、很沒精神,這些情況就不會有。而且他是很從容,不是拖拖拉拉的;他是很謹慎,而不是讓人家覺得很拘謹,不是這樣的。應對進退都非常得當。
再來,講到讀經,“凡授書不在徒多”,不是要他背得很多很多!暗F精熟”,他能非常的專精、熟悉這些教誨!傲科滟Y稟”,衡量他的資質狀況!澳芏僮终,止可授以一百字”,他每一天可以背兩百個字的,你就讓他背一百就好了!笆蛊渚窳α坑杏唷,他覺得學得不難,而且他能力會慢慢提升!皠t無厭苦之患”,F在這個時代就是急于求成,揠苗助長,反而他就愈學愈苦。所以他“無厭苦之患,而有自得之美”,他覺得學得有所心得,很從容。
“諷誦之際”,在讀誦經典的時候!皠樟顚P囊恢尽,很專注去讀!翱谡b心惟”,讀誦的時候很自然提起一種關照自己!白肿志渚浼椑[反復,抑揚其音節,寬舒其心意”。大家看以前的人,在讀經的時候,很自然的就搖頭晃腦,讀得很有味道。讀誦久了,“久則義理浹洽”,這兩個字念“浹洽”,他對這些義理,慢慢的就能融匯、能體悟。這個“浹洽”就是很周全,了解的更多,而且很適當,悟的很適當!奥斆魅臻_矣!”
這一段也讓我們感覺到,古人他教詩歌、教禮對于孩子的長遠影響,還有順著他的性情來教,都是分析得很細微的。所以事實上,我們要把這五千年的文化教育,重新把它恢復,得要下很大的功夫。沒關系,我們一起來,順著這些經典好好來試看看,來做。
本文來源弟子規公益網http://www.www.dutalagu.com/clsfx_130801g.asp,歡迎轉載,感恩! |